“2021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期间,10月16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简称“中心”)主任孙有中教授作了题为“大学英语如何课程思政:跨文化思辨育人”主旨报告,组织开展了“外语教材中的文化呈现与教材使用中的教师认知研究”专题研讨,与参会者交流中心外语教材研究成果,对不同学段、不同课程的外语教材建设进行探讨。
主旨报告,阐释教材建设育人理念
孙有中教授首先阐释了英语专业创新发展的三个关键词——“一流课程”“新文科”和“课程思政”的含义,并将其内涵合并为“跨文化思辨育人”,即在外语教学中,通过跨文化语言交际活动、思辨语言交际活动以及跨文化与思辨融合的语言交际活动,有效提高语言能力,融合培养以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为核心的多元能力,促进立德树人。接着,孙教授以《大学思辨英语教程》和《新未来大学英语》教材为例,阐释了如何以“跨文化思辨育人”为指导设计教材中的学习活动。孙教授强调,在外语教学中,思辨能力与跨文化能力相得益彰,相互促进,语言能力则因同时具有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而如虎添翼;立德树人便寓于其中。教材是育人育才的重要载体,高质量的课程教材能够有效助力教师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慎思明辨、言之有力的跨文化人才。

专题研讨,呈现教材研究多元视角
“外语教材中的文化呈现与教材使用中的教师认知研究”专题研讨共有4位发言人,分别围绕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大学和小学英语基础技能教材中的文化呈现,以及外语教师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知识的多元发展进行探讨。本专题研讨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副社长段长城主持。

教材研究专题研讨合影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史兴松教授和北京交通大学万文菁老师以“中外商务英语教材跨文化元素对比分析”为题,从文化类别、跨文化主题和商务语境三个方面对中外两套商务英语教材的跨文化元素进行了考察,发现两套教材的跨文化主题主要为跨文化差异、交际和适应;国内原创教材比国外引进教材含有更多跨文化元素;国内教材的跨文化元素注重国家/地区总体文化,国外引进教材中各文化类别比重较均衡;国外引进教材的商务导向性更强,主要包括企业管理、营销和商务沟通等。

江苏大学李加军副教授以“大学通用英语教材中的(跨)文化呈现研究”为题,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一套基于跨文化教育理念编写的大学通用英语教材中呈现的(跨)文化信息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文化国别层面,教材呈现了文化多样性,重视本土文化融入,目标语国家文化和国际文化呈现频率相当;就文化主题而言,一般文化和具体文化并重,跨文化交往主题占主导;在文化层面,文化实践占比最高,文化产品和文化视角次之,文化社群和个体最少;在文化呈现路径上,文章呈现的文化信息丰富,练习承载的文化信息是重要补充。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唐晓菲博士作了题为“Cultural Representation in Primary School ELT Textbooks in Chinese Mainland”的发言。研究采用混合方法对一套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呈现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教材中的文化呈现多样性,中国文化呈现符合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除了两个高水平文化主题外,教材中的文化内容与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基本相符。该研究建议未来教材编写包含更多样的文化内容,注重隐性呈现和有意义的交际场景的使用,从全球化意识出发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李展副教授作了题为“Sustaining the Effective Use of Materials in Language Classroom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Teacher Knowledge for Materials Use”的发言。研究基于对8位外语教师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所调用的教师知识的质性分析,构建了教材使用中教师知识的概念框架。研究提出教师知识不能仅被看作个人特性,它被很多因素调节,具有多维且持续发展的特点,并强调教材使用对于教师专业知识体系构建具有重要作用。

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关键要素,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是新时期人才培养“新基建”之一。加强教材研究是提升教材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教材建设质量的保障。近年来,教材建设与研究在国家层面日益受到重视。国家教材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和四个教材管理办法,召开首届全国教材工作会议,开展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等。这标志着国家多措并举,加强对教材建设整体规划,全面提高教材质量,切实发挥教材育人功能。
在新时代背景下,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发挥我国外语教材研究与建设的专业智库功能,自成立以来在教材建设、教材研究、教材培训、资源建设、成果交流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自2019年,中心连续三年发布“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专项课题”,涵盖政策研究、编写研究、评价研究、使用研究、中外对比研究等领域。本次专题研讨的4个发言均是“2019年度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专项课题”产出成果。
此外,中心出版“外语教材研究丛书”、《2020年中国外语教材发展报告》《中国外语教材建设:理论与实践》等,为研究者提供多样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视角。未来,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将继续坚持正确方向,守正创新,促进优质教材建设与应用,为打造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要求的精品教材,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