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论文丨产出导向法教材使用理论在大学英语思辨性读写教学中的应用(文/范祖承)提要:在将思辨能力融入大学英语读写课程的教改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教材边缘化的倾向,这是传统教材中缺乏合适的思辨设计以及教师没有深入发掘课文中的思辨因素所致。本文结合思辨内涵以及产出导向法选、调、改、增的教材使用策略,围绕教材中的“区分事实与观点”这一思辨阅读技能对一篇论说文课文的教学作了重新设计,并依据产出导向法教材使用理论对教学设计流程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关键词:思辨/批判性思维;产出导向法;教材使用;教材...2019-12-05 查看详情>>
-
期刊论文丨Text-Driven Approaches to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Brian Tomlinson)Introduction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s gaining in popularity not only in the literature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 but wi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o. The strong version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 advocates setting students a meaning-based task with a non-linguistic outcome (e.g. making a paper airplane; inventing a device for saving water; devising and giving instructions for a game; r...2019-12-02 查看详情>>
-
研究专著丨《教材论》内容提要: 教材是师生教学的依据,是民族的精神食粮,是国家事权。本书强调,一个国家设置什么课程,选用什么教材,反映并决定了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能够培养什么样的人,学生学习什么课程、使用什么教材,决定了下一代学什么、信什么。本书作者认为,当前我国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教材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立足社会需求、瞄准学术前沿、展现技术进步、遵循教学规律,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反...2019-11-08 查看详情>>
-
期刊论文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教材评价研究——与Michael Byram教授的学术对话及其启示(文/郑晓红)摘要: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本土化、教材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维度和评价三方面与Michael Byram教授进行了学术对话。对话访谈显示,中国学者开展了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理论本土化研究;教材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呈现可以采用多元文化视角,侧重呈现技能、态度以及文化思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要融合形成性评价,设计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活动。文章最后阐述了跨文化交际理论对教材评价的启示意义。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Michael Byram; 教材; 评价;跨...2018-04-25 查看详情>>